除渣机的工艺制作的结构特点除渣机的制作工艺需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如刮板、链条、壳体、驱动系统等核心部件)、工况需求(耐高温、耐磨、防腐蚀等)以及材料特性,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寿命达标。以下从核心工艺环节、关键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三方面介绍:
一、核心部件制作工艺
1. 主体结构件(壳体/框架)
材料选择:根据工况选用钢材,如普通工况用Q235B碳素钢,高温工况(如锅炉除渣)用Q345R低合金耐热钢,或不锈钢(防腐蚀需求)。
加工工艺:
切割:采用等离子切割或激光切割下料,保证板材尺寸精度(误差≤±1mm)。
成型:通过卷板机对壳体弧度部分进行冷弯成型,大型壳体需分段焊接后整体矫正,避免变形
焊接:壳体拼接采用埋弧焊或气体保护焊(如CO₂焊),确保焊缝强度;关键部位(如受力框架)需进行焊后热处理(消除应力退火),防止使用中开裂。
2. 传动及输送部件(链条、刮板、链轮)
链条/链轮:
材料:选用40Cr或20CrMnTi等合金结构钢,经锻造或轧制成型,保证强度和韧性。
加工:链轮齿形通过数控铣床加工,精度达IT7级;链条销轴经调质处理(硬度28-32HRC),滚子表面淬火(硬度50-55HRC),增强耐磨性。
装配:链条与链轮啮合间隙需精准控制(0.1-0.3mm),避免运行中卡涩或异响。
刮板/输送板:
材料:耐磨工况选用高铬铸铁(Cr15以上)或耐磨钢(如NM400),通过砂型铸造或钢板切割成型。
强化处理:刮板工作面采用堆焊耐磨层(如碳化钨合金),或进行表面淬火(硬度≥55HRC),延长磨损寿命。
3. 驱动系统(电机、减速器、联轴器)
电机和减速器多为外购标准件,需根据设备功率需求选型(匹配扭矩、转速),关键在于与设备的连接装配:
联轴器与电机轴、减速器轴的同轴度误差需≤0.1mm,通过百分表校准,避免运行中振动过大。
减速器输出轴与链轮轴的连接键槽需精密加工,确保受力均匀。
4. 密封及辅助部件
密封件:采用耐高温氟橡胶或金属骨架油封,安装时保证唇边无损伤,压缩量控制在20%-30%。
导向轮/托辊:表面镀铬或喷涂耐磨涂层,轴承座与轴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2-0.05mm,确保转动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