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除氧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特点无头除氧器通过喷雾加热和蒸汽扰动实现两级除氧,有效去除水中溶解氧和其他不凝气体。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除氧原理,利用蒸汽将水加热至饱和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并通过物理扰动使气体析出排出,防止设备腐蚀和提高热效率。
一.工作原理的核心环节
1.初级除氧:凝结水通过高压喷嘴雾化为锥形水膜,与逆向流动的过热蒸汽充分接触,迅速加热至饱和温度,使大部分氧气析出并聚集在喷嘴附近,经排气口排出。23
2.深度除氧:初步处理的水落入水空间后,加热蒸汽从水下排管送入,通过混合加热和扰动进一步析出残留气体,未凝结的蒸汽携带气体逸出水面,在排汽区域凝结后,剩余气体由排气口排出。45
二.设计特点与效果优化
1.无头部结构:采用喷雾装置替代传统塔头,简化结构的同时提升汽水接触面积,强化传热效率。1
2.大直径筒体:增加汽空间体积,降低不凝气体分压力,避免二次溶氧;流程延长则深度除氧效果更佳。25
三.工作目的与必要性
1.火力发电厂给水中的溶解氧会导致热力设备腐蚀和热阻增加。 2.无头除氧器通过两级除氧将含氧量降至0.03mg/L以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并提高热经济性
